嗯,老兄你看这个Reddit讨论挺有意思的——大伙儿在吵为啥市面上一大堆像USDT、USDC、甚至银行自己搞的各种稳定币,感觉像挑汽车品牌似的选不过来。重点基本落在几块:
首先好多人认为这根本不是”冗余”,反而是对抗政府控制的关键。他们觉得就像你选银行要有得挑一样,稳定币种类越多,政府用CBDC(央行数字货币)把手伸进钱包的可能性就越小,”自由选择”被反复强调,还有人直接说”宁要100种稳定币也不要1个受控的CBDC”。当然也有人杠,说稳定币终归还是锚定法币,得靠政府信用撑着。
然后赚钱这事儿藏不住了。不少人点破天机:发稳定币简直是个暴利生意!用户把真金白银存进来,发行方转手买美国国债,利息全进自己口袋——有个人算账说泰达币(Tether)靠这招一年躺赚近50亿美元。有人预测未来竞争激烈了可能分点利润给用户,但立刻被怼”这不就是传统货币基金吗?发币脱裤子放屁”。
关于未来格局,分成两派:一方说现在人人抢着当”稳定币界的Visa”,最终肯定像信用卡市场一样大鱼吃小鱼,只剩两三家巨头(有人押注审计透明的USDC,狂喷Tether的”信我啊兄弟”储备);另一方觉得大银行入场会改变游戏规则,可能靠支付优势破局。还有个清醒哥吐槽VC们纯属跟风砸钱,大部分新稳定币都是”愚蠢游戏”。
实用角度上,多数人承认稳定币核心是充当加密世界的交易润滑剂——你不想持币暴跌时,秒切稳定币比换法币快多了;也有人指出在通胀严重的国家,持美元稳定币本身就是种保值手段。但关于风险分歧巨大:有人警告发行方可能挪用储备”私吞收益,转嫁暴雷损失”,特别点名Tether”背景可疑”;另一头则有人说不同币技术协议、储备透明度天差地别,得”自己读白皮书”。
最后各种神吐槽乱飞:有人说这就是”开闸印钞新路子”,有人愤青式总结”稳定币吸干流动性在谋杀加密市场”,还有人幻想未来沃尔玛发自家稳定币搞消费折扣…而最朴实的大实话来自某条被删评论的残余回复:”To make money”。三个字真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