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爆裁员潮席卷全美!AI狂欢背后,百万白领失业,股市“绿棒”竟是经济崩溃前兆?

惊爆裁员潮席卷全美!AI狂欢背后,百万白领失业,股市“绿棒”竟是经济崩溃前兆?

嗯,这个讨论挺有意思的,一群人围着一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:明明身边高薪工作的朋友成片失业,从硅谷科技精英到二线城市的律师、会计师都被裁了个遍,连制造业百年老店都开始罕见裁员——可股市呢?天天涨得像根"绿色假阳具",核战争威胁也好,全球关税也罢,啥坏消息都拦不住它往上蹿。 大家琢磨出几个门道:首先,股市这波"繁荣"水分太大。美元今年对欧元贬值了11%,表面看股指涨了3-4%,实际购买力反而缩水了。有人算得直拍大腿:"账户涨10%有啥用?美金贬值10%全抵消了!" 更扎心的是,40%没房产、60%没股票的普通人,根本搭不上这趟车,只能眼睁睁看通胀啃噬积蓄。 说到裁员潮,AI背了不少锅,但内行看得明白。真搞AI的工程师出来吐槽:哪有什么魔法按钮?项目失败率超高,需要顶尖人才持续调试,那些以为甩给印度外包公司就能搞定的老板迟早翻车。实际上更多是资本在玩"乾坤大挪移"——科技公司把岗位挪到墨西哥(薪水砍到1/5),私募基金像吸血鬼似的收购企业,砍掉关键岗位榨取短期利润,西南航空的服务烂掉就是典型例子。 最让人脊背发凉的是系统性风险。当律师楼裁光助理、工厂解雇老师傅、连医疗补助都被砍时,消费市场就像被抽掉砖头的墙。有明白人点破:"AI省下的人力成本有啥用?失业的人买不起产品,机器人做的汉堡卖给谁?" 还有人翻出住房数据:当前房价收入比比2008年泡沫期还畸形,所谓房价"跌20%"不过是回到疯狂水平。 整场讨论透着股荒诞感。有人自嘲新工作是"给股票打气"(fluff stonks),有人引用《火线》台词:"我们曾经在这国家制造东西,现在只会把手伸进别人口袋"。当绿色K线成为唯一的信仰,连巴菲特囤现金都被当成反向指标时,多数人只剩苦笑:要么跟着赌场狂欢,要么眼睁睁看世界崩塌——至于答案?讨论到最后只剩那句黑色幽默:"反正,买看涨期权就对了(Calls)。"
“失业潮席卷白领!AI夺岗+股市疯涨,经济泡沫已到崩溃边缘?”

“失业潮席卷白领!AI夺岗+股市疯涨,经济泡沫已到崩溃边缘?”

嗯,这事挺有意思的——Reddit上有个老哥,自己靠期权赚的钱提前退休十年了,现在却慌得不行。为啥呢?他身边的朋友圈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:旧金山和洛杉矶那批年薪30万刀的科技精英被裁了不说,更吓人的是那些留在二三线城市的老同学们。律师、会计、企业中层,三十多岁拖家带口的,突然全丢了饭碗,连个新工作影子都摸不着。 可怪就怪在这儿:现实里裁员潮汹涌,股市反倒天天飙出"绿色假阳具"(他们原话)。好多人觉得这根本不是经济健康,纯粹是绝望的赌徒把最后存款砸进股市搏命。有人一针见血:美元今年对欧元都跌了11%了,标普那点涨幅其实算上通胀约等于没涨——但普通人哪懂这个?没房产没股票的,眼睁睁看着钞票变废纸。 说到裁员真相,大伙儿吵翻了天。表面都甩锅给AI,可细看发现水分大了去:有公司直接把部门从30人砍到5个,喊着要用AI替代,结果内部连个AI工具都没部署。更多人爆出实情——根本是变相离岸外包。墨西哥员工拿美国同行1/5的工资干同样的活,印度、东欧的办公室雨后春笋般冒出来。有人冷笑说"AI"其实是"Actually Indian"(外包印度人)的缩写,会计行业传出来的黑话早被玩坏了。 房价也透着诡异:建筑商疯狂打折清库存,热门区域房价比疫情期间高位跌了15%-20%,可对比收入中位数,房价还是高得像悬在半空。更魔幻的是医疗、旅游业这些"避风港"行业也开始裁员,连百年没裁过人的制造厂都动手了。 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共识撕裂:手握资产的觉得股市狂欢理所当然,"你的新工作就是买股票"这种调侃能捞4000多赞;但另一边清醒的人看到死循环——企业靠裁高薪岗、换廉价劳力或所谓AI把财报做漂亮,可当失业潮蔓延到中产,谁还买得起产品?"现在每栋摩天大楼都像竖起来的钞票,但地基正在被白蚁啃光",这比喻获得一片共鸣。而所有人都盯着那个荒诞图腾:"绿阳具"能插到什么时候?没人知道答案,但空气里全是火药味。